热烈祝贺我公司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许可证号QS360014020083,我公司又进一步丰富了花茶产品,同时也拓展了在食品领域的销售渠道。我公司养生食品菁菁花草花茶系列,即将上市,敬请关注!江西致和堂江西致和堂
作者: 管理员
content
content
纳弗堂保障春节市场供应
弗堂系列精致中药饮片已经上市一个月了,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量不断扩大。为了响应广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要求,扩大市场供应,公司现阶段加大原材料采购,开足马力扩大产能,全力保障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
content
行业标准尚在摸索 中药饮片频现乱象
导读:在国家大力推行新版药品GMP的背景下,中药饮片行业由于标准体系缺失,加之产业化时间较短、产品种类多样、新旧加工技艺层出不穷等原因,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然而行业标准现在处于摸索出台的阶段,不可能一步到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食药总局曾于2014年5月、11月二度公开《药品飞行检查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问题药企药品进行飞行检查。而在去年九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药材及饮片专项抽验”不合格名单中,93批次不合格产品赫然在列。
行业标准尚在摸索中药饮片频现乱象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认证要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要在2015年12月31日前,必须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否则不得继续生产。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取得中药饮片GMP资格认证的企业有1580家。而由于质量问题频发,不少企业被收回了GMP证书。截至2014年10月,这一数据骤减至927家。
据了解目前,中医药标准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中医药标准大体上分成了三大类:一类是管理标准,一类是技术标准,一类是基础标准。
而《中国药典》是我国中药标准体系的唯一法律依据,也逐步为中药饮片行业标准的制定指明了道路。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绝大多数饮片只列入净制、切制要求或相关炮制方法,饮片多缺乏质量标准或质控项目,尚不足以对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形成有效约束。
在行业标准体系出台缓慢、质量问题频发的情况下,大的饮片企业最好打造全产业链,规范化生产之后可能生产成本会增加,但是可以保障产品质量,不会引发后期的安全问题。
content
江西花茶的市场前景分析
南昌花茶的市场前景分析 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加班、熬夜、长期面对电脑、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于是我们听到很多人谈论亚健康。随之而兴起的保健品行业近年来不断“走红”。但是人工合成的保健品,保健效果不好、副作用大,市场上各种假冒伪劣保健品扰乱了中国的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让人们在保健品的选择上变得更加慎重。天然、健康、保健是消费者的最佳选择。但普通保健品往往达不到这三个条件,但是花茶做到了。 花茶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吸,花香袭人,甘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花茶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本草纲目》记载:花茶性微凉、味甘、入肺、肾、经,有平肝、润肺养颜之功效;近代医学证明,长期饮用花茶有祛斑、润燥、明目、排毒、养颜、调节内分泌等。 随着国家对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现在不仅关注健康,而且还注重保健。消费者也许不需要花茶,但是健康一定消费者的渴求。选择花茶,就是选择健康,我们相信消费者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南昌花茶的现状 在南昌虽然已经有花茶销售,但大多花茶是低端花茶。价格低、品质差。并且还有一些劣质的花茶在地摊上销售,扰乱的南昌的花茶
市场。来自贵州的优质花茶在南昌还处于空缺状态。因此,在花茶的中高端市场,我们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很大一部分目标销售群体。 我们的产品特色 贵州是一个工业化程度低,污染小,气候宜人的地方,贵阳更是有“全国避暑之都”、“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美称。而我们的产品就是来自于气候宜人的贵州。产品不仅优质,而且健康、纯天然、无污染,这符合广大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合理要求。 目标消费群体 上班一族、加班一族、熬夜一族、电脑一族、爱美一族及广大关注健康、热衷保健的各界人士。 我们的宣传口号 你可以不喝花茶,但你不可以不要健康 代理的优势 拥有江西的市场开发权利;拥有公司的各项优惠活动;
content
2015致和堂,“羊”扬帆起航
2015致和堂,“羊”扬帆起航
content
致和堂年后集中精力起好步
今天是江西致和堂年后正式上班的第一天,为使员工尽快调整好精神状态,把思想和精力从节日气氛中转移到重点工作上来,上午,公司召开2015年节后收心会,号召全体员工进一步收心提神、凝心聚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干劲,全身心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去,为出色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司对2014年的生产、销售等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公司明确要求各基层单位要认真做好员工的收心工作,使全体干部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确保公司全年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要按照各自的专业要求和年初工作会的整体部署,谋划好全年工作,结合本单位的自身特点,将具体措施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为确保实现公司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content
2015中药材品种展望
2015中药材品种展望
content
两会提案——谢子龙:关于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建议
(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药饮片是中药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系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是中医临床用药、中成药生产的重要原料。中药饮片作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商品规格,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处方或制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针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执行问题,《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但由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不少中药饮片的监管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影响我国中药饮片质量、造成生产和经营混乱的根本原因同样是缺乏统一的炮制工艺规范和统一的质量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规范化已成为中药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加强:现行中药饮片的国家标准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该版药典一部的中药饮片收载品种数量大幅提高,增加和完善了安全性质控指标以及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定,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国家标准较少、地方炮制规范不统一等问题。但仍存在许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简单,缺乏量化指标;检测指标或检测方法制订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和缺陷。
如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鉴别项中样品前处理方法不可行;茯苓、菊花、白术等中药饮片的鉴别项目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定量的乙醚、石油醚、正己烷等挥发性溶剂进行超声处理,溶剂极易挥干,无法操作,不科学不适用。
药典中规定的某些药材的含量测定或浸出物指标制订不科学,几乎不能达到。如:天麻的浸出物指标、决明子的大黄酚含量指标以及莲子心的莲心碱的含量指标。近年来有收集不同产地的样品不少于30批,这些品种的含量或浸出物指标均达不到药典标准的要求。品 种 检验项目 药典页码 问 题 天麻 浸出物 P54 浸出物检验结果达不到药典标准(不得少于10.0%),一般都在5%左右 莲子芯 含量测定 P256 莲心碱含量测定达不到药典标准(不得少于0.20%)。一般都在0.1%左右2、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不完善,许多常规习用品种无标准可执行:在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存在炮制工艺不统一、加工方式不规范等问题,质量标准的缺失和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中药饮片主要执行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全国生产的中药饮片已经超过2000种,而现行的2010版《中国药典》共收载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仅800多种,其他品种的生产只能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甚至有的饮片生产企业加工的饮片在国家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中都没有收载,也就是说根本没有检验依据。因此,现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有些市场需求大的习用品种无标准。如灵芝孢子粉,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国内无统一药品标准,导致市场上该品种无执行标准;有些中药饮片没有质量标准,比如人参、甘草、三七、大黄、重楼等等,药典中的饮片标准简单,原药材经洗润和切制后制成的中药饮片没有设定检测项目,质量无法把控。市场需求大的鱼腥草根没有标准可循。
传统的饮片薰硫受到限制和挑战,而新技术的应用又由于暂期内无法上升为法定标准收载,导致新技术、新工艺不能合法应用,许多市场需求大的品种经营不能合法化,如冻干技术:冻干天麻、冻干山药等;中药打粉越来越受客户的青睐,市场需求量大,但国家标准收载的中药打粉品种却很少(如:天麻粉、首乌粉、丹参粉、当归粉等均未收载)、受消费者青睐的异形片也未收载于标准中(如:黄芪压制片、当归头片等)。
3、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不统一,“一药多法”现象普遍存在:长期以来,我国中药饮片执行的《中国药典》、《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三级标准,但标准之间并不完全统一,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地方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在基源、名称(俗名、地方习惯用名的存在使得同名异物现象很多)、炮制规格及炮制方法等方面差别甚大,相同药材经常出现多种炮制方法,在生产、经营、使用、检验上没有明确规定,操作性不强。“一药数法”、“各地各法”的现象普遍。这显然给标准的执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药品监管抽样检查时,执法人员如果对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引用的标准缺乏了解,就很容易将他省的中药饮片判定为劣药,让生产企业蒙受损失。如槐花炭的炮制工艺对火候便有不同的规定:北京、江西等地规定为武火炒至焦褐色;而湖南、湖北等地则对火候无规定;安徽则规定为中火;党参市场要求中长段,药典标准为厚片;熟地、制何首乌各地和国家对饮片炮制的要求也不统一。
4、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制定和实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中药饮片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1)质量源头即中药材种植规范化难度很大,小作坊式种植生产、同一药材多地收购的现象普遍存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初加工应用较少,每个品种短时间内无法达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质量差异大。(2)中药饮片的基源复杂,中药材同品种多产地的情况普遍,导致中药材的显微特征、性状有差异;比如菊花、桃仁等。中药材引种、栽培种质资源混乱,无统一标准,以及变异等情况导致其性状与药典性状、显微鉴别不一致。如山药,金银花等。(3)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均匀性差,不同产地、不同来源质量差异较大;国家规定的取样量对于某些体积较大品种不具有代表性,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或者差异大(如天麻、罗汉果等一次取样只取其中几个)。由于中药饮片存在上述复杂情况,人们对于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认识尚在不断深入之中,再加之药材经炮制后其成分往往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完全弄清各种药材或中药饮片的成分和疗效,制订统一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目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备案机制建立情况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药饮片打粉研究成果,于2012年12月批准了泸州百草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45个中药饮片打粉品种)、四川金岁方药业有限公司(36个中药饮片打粉品种)、成都市康华药业有限公司(6个中药饮片打粉品种)三家中药饮片打粉试点企业的试行标准;并于2013年10月12日发布了《关于明确中药饮片打粉试点工作相关要求的通知》(川食药监管办〔2013〕35号),对试点的企业的中药饮片打粉标准完善和生产管理提出更进一步的具体要求,这个中药饮片打粉试点工作试行以来,得到了医疗机构和消费者的认可,方便了群众使用中药,对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保护公众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东省药品药品质量研究所和中智药业集团在对10个品种作示范性质量标准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广东省中药破壁饮片质量标准起草》、《质量标准复核》、《标准检验的指导原则与技术要求》,初步建立起一套《广东省中药破壁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规范》,并于2010年12月17日通过行业专家和领导的验收。该研究规范项目的验收通过为广东省中药破壁饮片相关标准的完善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也为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2006年末,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的《云南省地方习用药材标准和饮片标准的研究》项目,通过专家审核,将质量可控、方法可行的100个饮片标准编制成《云南省中药饮片标准》(2005年版第二册),该标准收载品种中,有24个为新增粉类饮片,质量控制指标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散剂通则要求执行,从而加强了对市场出现的粉类饮片质量监管力度。
三、建议
根据目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省级中药饮片企业标准备案机制:基于中药饮片这一类药品的特殊性,针对目前全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存在的部分品种质量标准科学适用性不强,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不完善,许多常规习用品种无标准可执行等问题,建议国家药监部门建立省级中药饮片企业标准备案机制。建立省级中药饮片企业标准备案机制应制订详细的备案管理办法、明确备案受理部门/机构及标准评审委员会,并制订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规范或指导原则。该备案机制建立后,在进行充分的试验研究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企业可针对市场需求大但无标准可执行或国家标准制订不合理的中药饮片,制订中药饮片企业标准,向所在地的省级药监部门进行中药饮片企业标准备案,一并提供研究资料来佐证企业标准制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省级药监部门在受理后进行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核查,对符合要求的企业标准准予备案并下发备案的中药饮片企业标准,并进行公示。
该机制的建立,将解决目前中药饮片标准的指标制订不科学但国家中药饮片标准提高或更新所需周期长(5年更新一次)而导致的现行标准无法执行的问题;也解决了许多市场需求大的习用品种无标准可执行的问题,为企业更加规范和合法地生产经营中药饮片提供更合理和科学的途径,也为监管部门填补了由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缺失而导致的监管空白,省级中药饮片企业标准备案机制也为中药饮片国家标准的完善奠定基础,更进一步推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规范化建设。
2、建立中药饮片标准注册机制:实行国家标准与注册标准相结合的办法:为了发挥协会和生产企业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制定中的积极作用,避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不适用性,建议实行国家标准与注册标准相结合的办法,建议药监部门制订中药饮片注册制度和相关指导原则,保障该注册标准的落地实行。中药饮片的国家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标准,也是对中药饮片质量的最基本要求,但并非最高要求。协会可以组织制定相关标准在协会内部推荐实行,企业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研究的数据,制定出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来进行注册申请,这样一方面可促进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生产企业作为质量标准的最终执行者,企业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具有更丰富的实际经验和科学认知,企业注册标准的申请和执行对国家标准的完善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http://d4.sina.com.cn/pfpghc/9de9141643af46628fa549c33c6bad8c.gif
3、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由于中药饮片的情况比较特殊,制定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的条件尚不成熟。基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迫切性、复杂性和现实性,建议采取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逐步完善。可在尊重地方用药习惯、总结传统炮制经验的基础上,对饮片质量标准不断完善,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目前一些中药材能够炮制成饮片的,加紧收集完善入编;对于三级炮制标准,理当整合为一,成为全国范围内规范统一的质量标准。可针对饮片炮制工艺水平、成分和药效的认知程度、量化指标的研究情况等,分别制定不同级别(水平)的质量标准。如对于有效成分和药效基本清楚、量化指标和检测方法科学的饮片制定专业级标准;对于有效成分和药效尚不清楚,但能进行浸出物检测的饮片制定一般标准;对于不能进行浸出物检验的饮片,规定其片形、包装等要求,制定初级标准。针对不同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或标准的各项具体质量指标,采取渐进的方式,成熟一项,制定一项,执行一项。从而使得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能够按规范统一的标准实施,从而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合格有效,发挥出中药应有的治疗效果。
content
中药领域代表委员:将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国人休戚与共的中医药,历经“西风东渐”风潮影响,正在重新聚合力量,将它推向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与此同时,独特的卫生资源、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这一多元价值势必造就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国家优势。
两会上,来自中医药领域的代表和委员,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力推中医药发展大战略,一致认为这是站在顶层设计,利于国家、民族和人类。当下,跟进这一超越自我的大战略,更要在多个层面形成鼎立之势。
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
目前,我国与70多个国家签订了近百个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间协议,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将传统医学纳入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之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分析说,国际社会对我国传统医药认识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一些国家凭借经济实力与先进技术,对中医药进行研发和为我所用,以占据中医药技术制高点,争夺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主导权,欲将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方法据为己有。
面对国际“倒逼”态势,我国现行涉及中医药的法律法规,未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未充分考虑中医药实际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非但不能保护反而制约了传承发展。
张伯礼强调说,民族医药已包括在大中医之中,“争议”放到学术层面去研讨。国务院相关立法研究部门要以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加快对《中医药法》审议,及早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确保中医药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
尊重中医药科学价值
对中医药发起的“伪科学”、“假科学”之攻,尽管受到了应有的批评和反击,但此举带来的对中医科学价值的否定和偏见,至今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中医药科学价值的认识,一些政府部门自觉不自觉的决策或具体政策,形成了对中医药宏观肯定微观否定的尴尬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指出,中医药整体思维、天人相应、辨证论治等核心理论的科学价值,伴随着21世纪生命乃至世界科学发生的革命性的深刻变革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医学界认可。
以还原论为核心的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下,使之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而今当还原论思维面对着复杂科学问题和复杂人体疾病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时,向东方整体系统思维回归到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求思想的呼声正成为众多世界科学家的共识。
吴以岭呼吁,站在“中医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的革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要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的高度,充分尊重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规律,重新审视中医药在当代医学中的推动作用,完整评价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中医药整体系统的理论思维优势,整体发挥理法方药一体化的组方原创优势,强化突出系统干预的临床疗效优势。
提升中医文化传播水平
历经五千年不断积淀、锤炼、传承,中医药学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结晶,与京剧、书法齐名成为三大国粹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普及与传播中医药文化亦随即上升到战略高度,打造一个以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已刻不容缓。
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认为,构建现代中医药博物馆,乃是一个能够体现中医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最佳形象载体。它集收藏、展示、交流、研究于一体,生动地传递健康文化与养生知识,增强中医药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各地构建了不少以中医药为名的博物馆。粗略统计,包括名医遗址和纪念馆、少数民族医学馆在内,约有近50家。而这些场馆均局限在各自范畴、多数是立足于自身特色,未能将中医药发展史、中医药理论、中医药现代化等全面系统详尽的展示。
赵超强调,站在顶层设计,把握国家级中医药博物馆,强化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突出中医药历史的厚重,体现中医药创新的精彩,并组合形成中医药历史、中医药理论文化、中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互动演示、数字中医药等博物馆6大展示区。